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这些看似平凡的手艺人,用自己的坚持,守护着传统文化,也守护着一方水土的味道。
傍晚,陆帆准备离开龙泉,前往丽水的下一个地方——松阳。
老吴和吴磊送他到车站,老吴给了他一个小小的青瓷茶杯,茶杯是粉青釉的,杯身上刻着简化的兰草纹,杯口很圆,杯底有个小小的“吴”
字,是老吴的落款。
“这是我亲手做的,送给你,留个纪念。
杯子虽然小,但是很实用,用来喝茶刚好。
以后来龙泉,记得来找我,我带你吃更多好吃的,带你去更多好玩的地方。”
老吴说,眼神里带着点不舍。
吴磊也给了陆帆一袋黄粿,黄粿用竹叶包着,绑着红绳,看起来很喜庆。
“陆哥,这是我妈昨天刚做的,你带在路上吃,记得要加热,用蒸锅蒸五分钟就行,蘸红糖最好吃。
要是凉了,也可以用煎锅煎一下,煎到表面金黄,也很好吃。”
陆帆接过茶杯和黄粿,心里暖暖的,眼眶有点红。
他用力点头:“谢谢吴叔,谢谢吴磊,我一定会再来的,下次来,我还要学上釉,还要吃阿婆的黄粿,还要吃陈老板的溪鱼。”
班车缓缓驶出龙泉,陆帆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青瓷雕塑渐渐变小,看着青瓷巷的白墙黑瓦渐渐消失,心里满是不舍。
他打开笔记本,写下今天的感受,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深深的痕迹:
“龙泉的味道,是黄粿的Q,是青瓷的润,是溪鱼的鲜,更是匠人的心。
黄粿要三蒸三捶,捶得越久越Q;青瓷要三烧三釉,烧得越久越润。
这两种看似不一样的东西,却有着一样的匠心——都要麻烦,都要耐心,都要用心。
周阿婆捶黄粿时,手臂上的青筋;吴叔烧青瓷时,窑边的守候;陈老板蒸溪鱼时,对火候的把控,都是匠心,都是对生活的热爱。
青瓷博物馆里的宋代瓷碗,釉色温润,像岁月的沉淀;大窑遗址的瓷片,虽然破碎,却藏着历史的辉煌。
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不是遗址里的残片,而是阿婆手里的木槌,是吴叔手里的瓷土,是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我们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今天在首播里,有粉丝问我,为什么喜欢记录这些食物和手艺人?其实我想记录的,不是食物的味道,而是食物背后的人,是人的故事,是人的匠心。
因为这些人,这些匠心,才是传统文化的根,才是我们民族的魂。
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些好吃的食物,就没有这些精美的瓷器,就没有这些动人的故事。
离开龙泉,心里满是不舍。
不舍阿婆的黄粿,不舍吴叔的青瓷,不舍凤阳山的溪鱼,更不舍这里的人。
这里的人,像龙泉的山水一样,温润、真诚、热情,让人难忘。
下一站,松阳。
听说松阳有沙擂,有灰汁糕,还有古村落里的老味道,我期待着,期待着在松阳,遇到更多可爱的人,听到更多动人的故事,尝到更多地道的味道,记录更多关于匠心和热爱的故事。”
陆帆合上笔记本,看着窗外的林海,阳光透过树叶洒进来,像撒了一层碎金。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青瓷茶杯,杯壁还有点凉,像龙泉的溪水,像景宁的晨雾,像浙南的山水,清清爽爽,却又带着点温软,让人难忘。
班车继续往前开,载着他,驶向新的旅程,也载着他对龙泉的记忆,驶向更远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