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复赛前一天,校方专门在教学楼东侧的大教室安排了一场公开指导课。
主题是“奏鸣曲演绎”
,专门开给给曙光杯晋级复赛的十二名选手。
旁听席则坐着部分高年级学生、带队老师,以及慕名前来的家长和同学。
这类课既是教学,也是变相的预演。
唐屿和特邀外校评委徐柏年老师一同主持。
教室里气氛紧张,学生与带队老师、部分观摩家长都在。
开场时,唐屿让大家把各自的复赛曲目名单交上去,现场随机抽人上台弹片段。
教室前方立着一台九尺三角琴,每一位选手坐下前都能感觉到台下那几十双眼睛的审视。
江临舟顺序排在中间。
他坐在台下,看着前面几位选手轮流演奏。
有人弹的是海顿C大调、有人选了莫扎特K.576,还有一人演奏贝多芬“暴风雨”
。
老师点评时语速不快,但节奏极稳,从手型讲到句子的连接,再到声部之间的平衡关系。
偶尔也会停下,用几句简单却精准的话点明关键。
比如:
“左手别只顾按音,要撑住旋律的走向。
重音要顺着旋律落下,听着才自然。”
“这一段是再现部,不是让你重复自己,而是得让人听出来,你已经走过一遍了,情绪、颜色都该更深一层。”
他也会提到“句子之间要有呼吸”
“德奥作品最讲究结构的逻辑”
这类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常让人回味很久。
等轮到江临舟,他抱着谱子走上前,台下响起细碎的低语。
斯克里亚宾第五钢琴奏鸣曲的第一页摊在谱架上,那种密集又跳跃的音型,和前面几个德奥曲目形成鲜明对比。
江临舟按下第一个开头的八度跳进,右手的琶音滑过,音色明亮却带着神经质的跳跃。
他没有求快,而是有意识地把句子分成短短的呼吸,用轻重、疏密做出张力。
主部主题之后,左手迅速进入和弦堆叠,再切回渐慢如梦呓的插句。
有人忍不住说:“这段esaltato要求音色控制和结构意识都得很成熟……他居然敢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