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摄像机的镜头在书屋里缓缓移动,掠过墙上泛黄的四季画,停在“友谊花田”
的照片旁。
戴眼镜的男生抱着那本《小王子》,正给几个低年级孩子念书中的段落,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书页上,在他脸上投下淡淡的光斑。
省电视台的王导演悄悄调整焦距,将这一幕定格:“这画面比剧本还动人,咱们就跟着孩子们的日常拍,不刻意,不摆拍。”
拍摄的第二天,王导演跟着毛豆回了家。
毛豆家的土坯房里,靠墙摆着一排木头玩具——小火车、弹弓、积木,都是毛豆爸爸在城里打工时用边角料做的。
毛豆蹲在地上,拿起小火车给镜头展示:“爸爸说,等这本书卖到城里,他就能在书店看到我的故事,说不定还能早点回家。”
说着,他指尖轻轻摩挲着火车头,眼里闪着期待的光。
王导演没说话,只是默默让摄影师把镜头拉近,拍下小火车上深浅不一的木纹,那是父爱最质朴的印记。
丫丫则带着摄制组去了后山的斑鸠巢。
清晨的雾气还没散,丫丫轻手轻脚地拨开灌木丛,指着树枝上的鸟巢小声说:“斑鸠妈妈又生了两个蛋,我每天都来这儿看,就像守护自己的秘密。”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颗野栗子,放在鸟巢旁的石头上:“这是给它们的礼物,就像书里说的,要把好东西分享给朋友。”
镜头里,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丫丫认真的侧脸和鸟巢上,画面温柔得让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放轻了呼吸。
拍摄期间,县城中学的学生们也特意赶来。
之前写“丫丫画海底向日葵”
的男生,带着自己新写的短文,站在“故事墙”
前念给镜头听:“上次来山里,丫丫说想看看真正的大海。
现在我知道,她心里早就有一片海,里面装着向日葵、斑鸠,还有山里所有的美好。”
他身边的女生则拿出一个手工相册,里面贴满了和山里孩子的合影:“这些照片要放进纪录片里,让大家知道,我们的友谊一直在继续。”
赵爷爷成了摄制组的“活宝”
。
每天清晨,他都会背着竹筐去后山,要么摘野核桃,要么挖野菜,摄像机就跟在他身后,记录下他布满老茧的手如何灵巧地剥开核桃壳,如何辨认能吃的野菜。
有天傍晚,赵爷爷坐在书屋的炉火旁,给孩子们讲自己年轻时走二十里山路去县城买书的故事,讲到动情处,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里面是一本1985年的《格林童话》,书页已经泛黄卷边,却被保存得格外完好:“当年为了买这本书,我攒了三个月的鸡蛋钱。
现在好了,孩子们在书屋里就能读到这么多书,还能自己写书,比我当年幸福多咯。”
王导演看着镜头里赵爷爷眼角的泪光,悄悄跟助理说:“这段一定要完整保留,这是山里教育变迁最真实的见证。”
拍摄进行到第五天,周编辑突然从城里赶来,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山里的小书屋》入选了“全国优秀儿童读物”
,出版社要邀请孩子们去北京参加颁奖仪式。
孩子们听到消息时,正在“友谊花田”
里帮城里来的小伙伴种向日葵,毛豆手里的小铲子“哐当”
掉在地上,丫丫则拉着周编辑的手反复确认:“我们真的能去北京吗?能在那么多人面前讲我们的故事吗?”
周编辑笑着点头,从包里拿出印着“颁奖邀请函”
的信封,分给每个孩子:“这是你们用故事换来的荣誉,北京的舞台在等着你们。”
王导演当即决定,把孩子们去北京的行程也加入纪录片。
出发前一天,苏晓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新衣服,林溪则帮他们整理故事卡片,反复练习要讲的内容。
赵爷爷特意煮了一大锅山楂水,装在保温壶里让孩子们带上:“路上喝,酸甜开胃,到了北京要好好表现,让城里的人都知道咱们山里的孩子有多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