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第292章超饱和救灾,赵朔汗国的华丽表演!
一二四零年,庚子年。
不知是不是巧合,华夏似乎总会在庚子年遇到流年不利之事,要么是天灾要么是人祸。
只是这次的庚子年,是一场巨大的蝗旱之灾罢了。
这场旱灾本质上不是一年而是三年,从前年开始,到今年达到巅峰。
只是由于均田制和赈灾得力,才让世人觉得灾情不大。
在原本的历史上,现在已经饿殍遍地了,赵昀也不得不下了罪己诏。
“朕德不肃,天示常畅,以戒不德……今人情皇皇,大命近止,上下犹顾望蓄缩,隐情惜已,是未谅朕之衷也。
令至,无问中外臣庶,凡朕躬之失、朝政之疵关于时务之钜、民瘼之切者,其旬以启朕,朕且采择施行之。
悉意以陈,毋有所讳。”
到了现在,无论江南的民间还是府库中,都积储不多。
赵朔父子决心一下,又和耶律楚材等朝中大臣讨论之后,新生而庞大的赵朔汗国彻底动员起来。
其一,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四川,这六省之地,官吏十中抽一,支援江南地区。
其中,一半人员前往浙江、福建两省,另外一半人员前往附近的江西、安徽、江苏以及湖南湖北。
即便整场旱灾席卷江南,也肯定是福建和浙江受灾最为严重。
这些官吏的主要作用,就是监督了。
赈灾之中,各种情弊甚多,不能单指望这地方官员的清廉和节操。
这些新调来的官吏,任期只有半年,与地方官吏毫无瓜葛。
有他们参与赈灾,当能将各种情弊压缩到最低。
其二,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陕西、四川这六省各大粮仓,拨出一半积储,运往江南地区各大粮仓。
赵朔在北方屯兵甚多,军队是重中之重,朝廷手中必须维持一定的粮食。
这一半的积储,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最大的运量了。
其三,向安南、大理派出使者,要求安南人献粮八十万石,大理献粮三十万石。
南宋小朝廷长期和安南在红河对峙,赵朔已经等的有些不耐烦了。
而且,红河三角洲地区,土地肥沃,粮食一年三熟,出八十万石粮食应无问题。
大理的粮食产量虽然不高,但是承平日久,应该有着不小的积储,赵朔准备敲出三十万石粮食。
这两国给了最好。
如果胆敢不给,赵朔腾出手来之后,直接出兵,覆灭两国!
其四,除了江南可能发生旱灾的省份,和之前调出的六省之地外,其余帝国省份根据仓库积储和运输方便综合考虑,确定支持江南旱灾的粮食数量。
其五,鼓励民间献粮。
献粮百石以上者,赐“忠君爱国”
牌匾一枚。
献粮五百石以上者,挂九品衔。
献粮千石以上者,挂八品衔。
献粮五千石以上者,挂七品衔。
另外,非汉人或者蒙古人者,献粮百石以上者,可以在临近一省经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