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远处海面翻涌不止,一艘破旧渔船竟被无形之力推上海滩,船头插着一面褪色旗帜,上书“归藏”
二字。
船舱内,一具干枯尸骨盘膝而坐,怀中抱着一本湿透的册子??正是当年随沈知意一同沉海的《未闻集》残卷。
册子封面浮现五个新字:
**“传灯者已现。”
**
消息如野火燎原,短短三日传遍九州。
各地音坛纷纷开启共鸣阵列,试图捕捉这股新生声源。
但无论仪器如何精密,都无法完整记录阿澈吹出的音波。
科学家称其为“非线性声场”
,心理学家称之为“记忆共振波”
,而民间则流传一句话:
**“不是他在吹笛,是笛在借他开口。”
**
柳芸得知消息时,正于归藏学堂讲授“声核理论”
。
她年过六旬,两鬓霜白,眼神却依旧清亮。
听到弟子急报,她手中粉笔应声折断,久久未语。
良久,她起身走入密库,取出封存多年的《终焉之谱》真迹,凝视良久,终于点头:
“带他来见我。”
十日后,阿澈踏上孤岛归藏学堂的土地。
他看不见,却能感知到脚下大地的脉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熟悉的频率??那是阿笙笛音残留的余韵,尚未散尽。
柳芸牵着他走进海音坊密室。
墙上挂满了历代音使使用过的乐器:玉埙、青铜编磬、骨哨、陶管……每一件都曾在历史中发出过唤醒人心的声音。
当阿澈的手指无意触碰到那根曾属于阿笙的芦苇笛时,整座密室猛然一震,声核解译仪自动启动,屏幕上赫然显现出一组全新的星图。
与当年“九洋共鸣阵”
不同,这张星图标注的是**人间之声的节点**:孤儿院里孩子的歌声、战俘营中老兵的低语、牢狱角落囚犯哼唱的小调、疯人院里被当作呓语的真实控诉……每一个点都在闪烁,且亮度持续增强。
柳芸颤抖着说:“这不是‘九洋’,这是‘万民’……他们一直在发声,只是过去没人肯听。”
阿澈仰起脸,虽目不能视,却似直望苍穹:“我能听见他们在哭。”
当晚,柳芸召集十二位守音卫后裔,举行“承声仪式”
。
按照古礼,需以心传心,以音渡音。
众人围坐成环,点燃九盏烛火,将阿澈置于中央。
柳芸取出焦木残片,置于少年掌心。
刹那间,残片燃烧起来,火焰呈青白色,不烫人,反而带来一种深沉的安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