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信鸽掠过宫墙时,诸葛俊的手还停在胸前玉佩上。
那震动只持续了三息便归于沉寂,如同春雷滚过远山,余音却扎进了他的骨子里。
他转身走下文台,百官尚未散去,人群自动分开一条道。
有人躬身,有人仰望,还有老学士颤巍巍捧着笏板想说话,却被身边人轻轻拉住。
诸葛俊没停步,只在经过太常令面前时点了下头:“文章誊三份,一份送南中,一份发江州,一份交鸿胪寺。”
“陛下,是否加印千册,供士子传抄?”
太常令急问。
“不必。”
他脚步未缓,“我要的是他们读懂,不是背熟。”
话音落处,己有内侍快步奔出宫门,捧着刚拓下的竹简副本首往各州学府赶去。
街市上百姓还在议论,说那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出口时霞光破云,是天意昭彰。
几个书生围在酒肆门口争辩,一个拍案而起:“此等文章,岂止压倒曹子建?五百年来谁堪比肩!”
另一人冷笑:“你忘了前朝李青莲?”
“李太白纵有诗才,可曾写出‘农战结合,藏兵于民’这等实策?”
争论声一路传到宫中,诸葛俊听见了,只笑了笑。
他坐在御书房批阅奏报,指尖沾墨,在一份屯田折子上写下:“照此法推行,明年增产若不足两成,刺史自请贬职。”
写完搁笔,抬头见刘梦柔站在帘外,手里拿着一封火漆封口的密函。
“东吴旧地十三县学堂联名上书,愿以《治国策》为蒙学首篇。”
她将信放在案上,“还有南中土司遣子入京,求授山水赋笔法。”
诸葛俊翻开信纸扫了一眼,摇头:“他们要的不是文章,是方向。”
顿了顿,提笔另写一道诏令:“凡愿习实务之学者,免三年赋税。”
消息传出当天,成都街头多了许多背着书箱的年轻人。
有的从岭南徒步而来,脚底磨出血泡也不肯歇息;有的把家传田契撕了,说“宁做笔吏,不耕薄田”
。
锦官城外新设的讲堂座无虚席,教书先生刚念完“仓廪实而知礼节”
,底下就有人抢着问:“老师,咱们何时能学军政论里的轮戍制?”
与此同时,许都皇宫内一片死寂。
司马氏将战报摔在地上,茶盏砸碎在柱角,碎片溅到了跪着的谋士脸上。
那人不动,额角渗出血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