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因为可以被点燃和取暖
并祭拜天地
《关于诗人之死》
诗人之死在这个年代轻若鸿毛
甚至掀不起一丝波澜
但在我的心里却重如泰山
诗歌早就没有了唐宋的荣光
己经退化为个人专利
诗人写诗只是为了在活着之外
找到另外一种活的方式
或者在生死之间求得一个平衡
或者于死后留下一些可供焚烧的纸张2022.11.23于蓝城
同一时间还听闻吉大中文系77级《赤子心》诗社的徐敬亚、王小妮和吕贵品等七君子,后来都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界和文坛上的响当当人物和先锋派,尤其还因为一起“空椅子”
事件而轰动海内外!
尤其与其中的敬亚兄结为亦师亦友的终生情谊!
在诗歌之外的私人生活甚至商业活动上多有交集,而且保持着密切的交流,特别新冠以后每天都有互动,不仅在诗歌更在其它重大国内国际问题上保持着高度一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说到中国先锋诗歌特别是第三代包括我本人,都必须提到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就是宗仁发先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他身处偏远小城吉林省辽源市就敏锐而高韬到关注到第三代诗这个新生的怪胎!
并采用出一期通俗文学再出一期纯文学、以文养文的方式,在一本地方性和民俗性兼备名字的《关东文学》杂志连续推出第三代专辑和特刊,异军突起,横空出世,引起当代诗坛的震惊和瞩目及第三代诗人的奔走相告!
不能不说他的勇气和眼光令各路人士佩服!
并由此跻身主流文坛,出任在中国文学界名正牌亮的吉林省**刊物《作家》的主编至今,并随后担纲吉林省**秘书长和副.主.席要职。
但依然能始终如一,兼容并蓄地在官方与民间,主流与先锋,致仕与做人之间找到平衡和超越。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自甘为伯乐和编辑家,把名声和光芒让渡于更有才华和天赋的人,不惜遮蔽自己诗人和评论家的能力和身份,但也从而获得了更广泛的赞誉和友谊……
郭力家一一莽汉诗歌的东北特种兵。
说起第三代或前卫诗歌,东北诗人中我最认这哥们。
当年他拎着一把AK以《特种兵》和《第一滴血》杀入现代诗坛,打出连发的声响!
现实生活中他的嘴也是半自动的,可以与他的诗媲美:话唠式的黑色幽默。
我与他神交于1989年夏,因同一场暴雨而折戟,我最早跳入商海,他来蓝城找我仍然一副腰扎麻绳的山炮模样(说好听的是嬉皮士的打扮),而我那时已经西装革履,寄身于四星级酒店,一派雅皮士的?行。
多年后在帝都相见,他己投身出版界,游走于官方与二渠道之间,吃着体制的红利,满口的愤世嫉俗,属于典型的“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
的言行分裂者,是另一种风格的卡夫卡。
时刻不忘喊着热爱东北,退休后却躲到西双版纳“养b晒d”
,天天微信上发他那双高高在上的臭脚丫子,一阵阵发彪式的胡言乱语亦为诗……
直至大学毕业前的一个月,才写出像校园诗歌代表诗人伊甸和于坚那种大长句子的《男子汉宣言》,算是跟大学生诗歌的语言风格上刮上一点儿边。
现在来回忆当时的情形,我真的不觉得自己是大学生诗歌中的一员。
上大学的时候,其实身体上性的意识已经开始萌动了。
当时我觉得大学生诗歌的语言太唯美、阳光和清新,这种东西根本无法表达。
大三大四接触到波特莱尔以丑学为代表的诗,包括我喜欢的印象派,尤其喜欢毕加索、达利和康定斯基的绘画,我觉得大学生诗派的语言个人生命本体的东西是有局限的,甚至很苍白,表达不了这种东西,或者是很多人不想表达这种东西,或者是不会表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