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第345章 来自大明水师的威胁(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南方虽说气候相对温和一些,但冬天也有四个月之久。

这意味着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土地会被冰雪覆盖,地里根本种不出任何粮食。

这样算下来的话,南方一年大概可以种两季粮食,而北方却只能种一季。

如此一来,粮食的缺口还是犹如一个巨大的黑洞,难以填补。

即便朱慈烺已经下定决心,等明年开春的时候就大力普及红薯和土豆这两种高产作物,可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忧。

毕竟百姓们长期习惯了种植传统的粮食,对于朝廷强制要求种植土豆和红薯,心中肯定会颇有怨言。

并且各地官员综合回报的情况显示,百姓们对此确实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恐怕到时候普及红薯和土豆没那么容易。

再说了,以现有的保存方式、以及各地气温的差异,红薯和土豆也未必能储存三个月以上。

所以粮食紧缺依旧是摆在眼前的残酷现实,即便依旧可以从海外运来大量的粮食,却还是解决不了粮食危机。

于是,大棚技术便成为了当下解决粮食问题最合适的方法。

采用大棚技术,就如同给土地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铠甲,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粮食。

在气候适宜的地方,恐怕一年种三季也不在话下。

如此一来,粮食产量将大幅增加,粮食危机便能得到大大缓解。

不过让朱慈烺感到颇为意外的是,大棚这玩意儿其实在明朝这个时候早就有了雏形。

但是一开始的时候,它并不是用来种粮食的,而是被农们用来种。

比如,明朝《帝京景物略》中就有详细记载,北京等地的农们会利用地窖、火炕和纸窗覆盖的方式,在寒冷的冬季培育娇艳的卉,像牡丹、芍药等名贵品种,或者种植一些蔬菜。

这种种植方式被称为‘堂’或‘熏’。

具体方法是通过燃烧马粪等产生热量来提升温度,并用透光的油纸覆盖,形成一个简易的保温透光环境。

这种技术,就是中国传统的温室大棚。

至于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来种而不是种粮食,原因其实很简单。

毕竟在古代,种的价值远远高于种粮食。

因为能种得起这种的大多是富贵人家,他们从来也不会缺粮食吃。

而朱慈烺就是打算从这种传统的种技术开始研发改良,将其应用到粮食种植上。

其实他也曾想过研发塑料大棚或者玻璃大棚,但仔细思考之后,还是无奈地放弃了。

因为塑料大棚研究的难度实在是太高了,以目前明朝的技术水平,根本不具备研发的条件。

至于玻璃大棚就更别提了,虽然他自己心里清楚玻璃的成本其实并不高,但是真要制造出适合大棚用的玻璃,那成本可就高得离谱了。

而且,玻璃质地脆弱,运输也不方便,毕竟他可是想要将大棚技术普及到全国各地的。

再者说了,他还指望着利用玻璃这一稀罕物件大赚一笔呢。

因此,目前只能采用这种传统的土方法。

一来价格便宜、二来技术简单。

当然,这些工匠们也没有辜负朱慈烺的期望。

他们先将地下向下深挖一米左右,在挖好的地面上均匀铺上一层稻草和草木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在末世组局当神明从亮剑开始的特种战人类枷锁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混沌规则我被骗到缅北的那些年空战之王神魔天尊巫界术士老祖她靠快穿修仙成神星空炼神重生80年代香江王朝无限邮差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问鼎之谋局者我缔造上古天庭的那些年麒麟天师网游之盗版神话修仙之别样女配凤还朝,妖孽王爷请让道谍网出狱了,大哥带我挥金如土我的悟性爆炸了猎魔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