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第1260章稷下“谋圣”
院中策——谋圣!
“孔宣将军送来的急报,说凌云关外三十里的乱石滩,发现了刘裕的骑兵营。”
“那些人穿的是大凌三王起义军的制式服,马槊上挂着的铜铃刻着‘刘’字,白天躲在乱石堆里,晚上就出来抢割边境的麦子。”
第二封情报来自凌云关,信纸边缘沾着些青绿色的草汁,是凌云关特有的“箭竹”
汁液,惊鲵道。
“抢麦子?”
苏夜挑了挑眉,指尖在舆图上的凌云关点了点。
凌云关两侧是峭壁,只有中间一条山道,向来易守难攻,刘裕不攻关,反倒去抢麦子,倒有些反常。
“是,探子捡回来的,说刘裕的人不仅抢熟麦,连没熟的青麦都割,还把麦秆堆在山道旁,像是要烧路。”
“孔宣将军猜他们是想断凌云关的粮——咱们给凌云关运粮,走的就是山道旁的小路,要是麦秆烧起来,山道会被烟堵住,粮车根本过不去。”
“而且探子还看见,他们的营寨里有不少大凌的‘踏车’,就是用来攻城的云梯,只是现在还没组装,怕不是在等什么信号。”
惊鲵点头,从袖中摸出半粒被马踩过的麦种。
“刘裕这是虚张声势,凌云关天险,他就算有云梯,也攻不上去,更不用说孔宣将军骁勇异常,麾下的‘五行锐营’亦是精锐之兵。”
“他抢麦子、堆麦秆,无非是想牵制孔宣,让咱们不敢从凌云关调兵去别处,竟刘裕等大凌三王的根基在大凌,离乾州远,真要硬攻,粮草根本跟不上,他现在做的,都是给旁边的夜王看的。”
张良这时忽然开口,指尖落在舆图的凌云关与乾州之间。
苏夜抬眸看了张良一眼,见他指尖还停在舆图上,忽然觉得这话在理——刘裕三兄弟特别是刘邦那个老流氓向来“见利而动”
,没好处的事绝不会做,如今摆出攻关的架势,多半是想让夜王觉得“大凌也在出力”
,好多分些好处。
“罗网的密探混进了玉州的榆林关,说夜煞铁骑开始大规模调动了,他们拆了榆林关的旧驿站,改成临时马厩,现在马厩里的战马已经超过五万匹,还从大凌的草原调了大批量的驮马来运精料。”
第三封情报最厚,是北境玉州来的,信纸用的是极厚的羊皮纸,上面还盖着罗网特有的“狼”
印。
“据罗网杀手的探查,那些驮马背上的皮囊,装的全是黄豆和苜蓿,都是战马最爱的精料,一匹马一天要吃两斗黄豆,五万匹就是十万斗,这规模,绝不是小打小闹。”
惊鲵的声音沉了些。
“玉州北境多草原,从玉州的草原到乾州的清河镇,需要近十日路程,而清河镇是乾州的重点粮仓之一,存着三十万石粟米,要是被夜煞铁骑抢了,他们短时间之内将再无后勤之忧。”
张良的目光亮了亮,俯身细看舆图上的玉州。
苏夜的指尖在清河镇的位置捏了捏,清河镇的粮仓是不久前张居正刚刚重修过的,用的是“瓮城”
结构,外面套着土城,里面才是粮仓,本以为能防小股盗匪,可面对五万夜煞铁骑,怕是不够。
他想起卫青说过,夜煞铁骑的“冲阵”
最狠,十匹马并排冲,能撞开非常宽的土城,到时候粮仓一破,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一封情报来自武州,信纸是用武州特有的“楮纸”
做的,吸墨性好,上面的字迹却有些潦草,还沾着点暗红的血渍——是吴起的战报。
“武州的急报,吴起将军说,徐达的黄巾军已经过了浍河,现在围着武州城南的固镇。”
“徐达以蓝玉为先后,自己在后方调度,派遣了先锋五万兵,还拉了数十架投石机,日夜砸固镇的城墙,现在城墙已经裂了道缝,吴起将军麾下只有一万兵,还得分兵守浍河的渡口,怕黄巾军绕后。”
惊鲵的声音低了些。
“最麻烦的是箭矢,固镇的箭楼里只剩五千支箭了,咱们给武州运箭的漕船,在浍河被黄巾军的‘火筏’烧了——他们把柴草捆在木筏上,浇上松油,顺着水流漂下来,漕船躲不及,连箭带船全烧了。”
苏夜接过信纸,那点暗红的血渍蹭在指尖,他想起吴起在横州时说的“兵不在多,在精”
,可现在两万对五万,再精的兵也扛不住车轮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