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正如苏宁所料,此时的燕王府内,朱棣正与姚广孝对弈。
“道衍,你说吕氏这般上蹿下跳,所为何来?”
姚广孝落下一子:“无非是想借文官之力,与吴王抗衡。
不过她这番操作,恐怕会适得其反。”
朱棣笑道:“父皇最恨结党营私。
她越是拉找文官,父皇就越是不喜。”
“所以王爷最近才要保持沉默?”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朱棣意味深长地说,“让他们斗去吧,我们只需静待时机。”
“确实!他们斗得越激烈,我们越安全,机会才会有更多。”
这场由学制改革引发的暗流,正在大明政坛的各个角落蔓延。
而身处漩涡中心的苏宁知道,这只是自己的一次试探。
洪武二十三年正月,应天府还沉浸在新年的余韵中,一场足以改变大明国运的风暴正在吴王府酝酿。
十二岁的苏宁站在书案前,仔细审阅着刚刚完成的《赋役改革疏》。
马和和李守忠立在一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殿下,这份奏疏一旦呈上,可是要与天下官绅为敌啊!”
马和的声音带着颤抖。
“是啊!殿下,你可不能如此的过激,失去士大夫支持的危害很大。”
一旁的李守忠也是连忙对苏宁进行劝诫。
苏宁放下奏疏,目光坚定:“正是因为官绅不纳粮、差役不均,才导致富者田连阡陌却无赋税之累,贫者无立锥之地却要承担沉重徭役。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
......"
“休要再议!马和,接下来要让侍从室加强情报的搜集,绝对不能给敌人任何的可乘之机。”
“是!殿下。”
而这个侍从室便是苏宁让马和设立的情报机关,搜集情报的能力可是比锦衣卫还要猛,毕竟从室的手段可都是来自于后世谍战的启发。
正月十六的大朝会,文武百官惊讶地发现,许久未曾上本的吴王再次出列。
“皇爷爷,孙儿有本奏。”
苏宁手捧奏疏,声音清朗。
此时在场的文臣武将却是被这个声音搞得浑身一激灵,突然意识到这个十二岁的吴王又要搞事情了。
“讲!”
“近年来各地田赋混乱,差役不均,孙儿特拟《赋役改革疏》,请皇爷爷御览。”
当太监朴不成将奏疏呈到朱元璋面前时,老皇帝起初还不甚在意。
然而越往下看,他的脸色越是凝重。
侍立在侧的朱标注意到父皇神色的变化,也不由得紧张起来。
“吴王,”
朱元璋缓缓抬头,目光如炬,“你这’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