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出列了。
凉国公蓝玉躬身道:“陛下,老臣是个粗人,不懂什么圣贤道理。
但老臣知道,军中将士子弟在孝陵学堂学得的本事,都是实实在在的。
老臣以为,吴王此议,利国利民!”
几位武将纷纷附和,朝堂上顿时形成文武对峙之势。
此时还只是翰林学士的方孝孺突然跪地痛哭:“陛下!若行此制,则天下学子将不再读圣贤书,千年道统将毁于一旦!请以死谏!”
朱元璋面色阴沉,看向一直沉默的太子:“标儿,你怎么看?”
朱标犹豫片刻,谨慎答道:“儿臣以为,允通所虑不无道理。
但改制之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就在僵持之际,苏宁再次开口:“皇爷爷,孙儿还有一议。
大学毕业生可参加吏部考试,合格者从胥吏做起,凭政绩升迁。
如此可解决胥吏世袭,把持政务之弊。”
“荒谬!”
吏部尚书大声反对,“读书人岂能与胥吏为伍!”
“为何不能?”
苏宁反问,“通晓实务方能治理天下。
若连胥吏之事都不懂,如何为官?”
朝会不欢而散。
但这场争论才刚刚开始。
随后数日,弹劾苏宁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入通政司。
文官们不仅反对学制改革,更要求取缔孝陵学堂。
“陛下,孝陵学堂教授奇技淫巧,蛊惑人心,实为祸乱之源!”
“吴王年幼,被奸人蒙蔽,请陛下明察!”
更有人将矛头指向苏宁的出身:“听闻孝陵学堂教材多出自吴王之手。
十一岁孩童,安能著书立说?此中必有妖孽!”
面对这些攻击,苏宁在下次朝会上做出了强硬回应。
“诸位说孝陵学堂离经叛道,”
苏宁取出一本厚厚的账册,“那请解释一下,为何去岁各地孝陵学堂毕业生,在治理水患,改良农具等方面,都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他转向朱元璋:“皇爷爷,孙儿请求在朝堂上进行一场比试。
让国子监监生与孝陵学堂毕业生,就实际政务处理一较高下。”
这个提议让文官们面面相觑。
任亨泰硬着头皮道:“不可!圣学之道,岂是儿戏比试所能衡量?”
“既然圣学如此高明,”
苏宁冷笑,“为何不敢应战?”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朱元璋终于发话:“都给朕住口!”
老皇帝站起身,目光扫过满朝文武:“学制之事,朕自有决断。
退朝!”
回到谨身殿,朱元璋将苏宁单独留下。
“允?,你可知今日之举,已经得罪了天下读书人?”
苏宁坦然道:“孙儿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