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安氏身着秋香色缠枝宝相花纹妆花缎褙子,头戴赤金嵌红宝头面,仪态端庄,目不斜视,径直走到主位前,向王修绪行礼问安,姿态恭敬却不失李家女主人的气度:“王大姑娘万福,我可来迟了。
方才在花房看他们搬那几盆新得的‘绿牡丹’,布置得虽然俗不可耐,只是这花儿却难得,当真是在宫里也没见过这般财大气粗的架势,我们小门小户的难免好奇,便多看了会儿,耽搁了时辰。”
话里话外还是暗讽王家奢侈,安氏几乎是把话顶到了王修绪脸上,王修绪倒也不动怒,含笑抬手,腕间有一串青金石佛珠在秋阳下流转着温润内敛的光泽:“无妨,安夫人快入座吧。”
她语气温和如涓涓细流,但眼神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疏淡,仿佛冰层下的静水。
那安氏闻言也不客气,便自去坐在郑氏的对侧,却连正眼都没瞧她。
郑氏哪里有王修绪那般的肚量,辛辛苦苦布置的菊花被骂财大气粗、俗不可耐,眼看着气得捏紧了帕子,指尖发白,险些翻了个白眼。
丫鬟们鱼贯而入,奉上香茗和精致的点心。
那茶盏是官窑烧制的雨过天青釉,釉色澄澈如雨后碧空;点心做成菊花形状,玲珑剔透,盛在掐金丝的琉璃碟中,金菊映着剔透的琉璃,更显得盘中玉屑金蕊,精巧得不忍下箸。
席间衣香鬓影,环佩轻响,各色华服与满园争奇斗艳的名品秋菊交相辉映,一派花团锦簇的富贵气象。
安氏笑着拈起一块“金丝菊瓣酥”
,对下首一妇人道:“荀夫人尝尝,这是府上新来的江南厨娘做的,甜而不腻,入口即化。
听说令尊便在江南为官,想必夫人更识得此间风味?”
荀卓卿来了?苏锦书耳朵微动,捕捉到这个名字,忙不着痕迹地侧身向后望去,目光在席间迅速梭巡。
只见荀卓卿坐于一县主身侧,微微一笑,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才道:“安夫人谬赞了。
江南风物虽好,却因离家入京时尚早而不常得见。
这点心确实精巧,相府待客,自然处处用心。”
她四两拨千斤,既撇清了与江南的熟稔,又捧了丞相府。
安氏见她一脸淡淡的,便自觉没趣,便又想着法去挤兑郑氏了。
席间夫人们开始闲话,话题自然围绕着满园菊花、时新衣料、京中趣闻。
苏锦书一面得体地应酬着身旁的夫人,唇边挂着恰到好处的浅笑,一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目光如蜻蜓点水般掠过全场,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心中飞快盘算着荀、方二人的位置。
荀卓卿安静地坐在稍远的一席,神色温和,偶尔与邻座低声交谈;方源则与几位文臣家的小姐在一起。
苏锦书、荀卓卿、方源三人并未同席,目光却如织网般,不时在喧闹的间隙中悄然交汇,传递着无声的讯息。
正当她们三人眉目传情之际,那边安氏已经与郑氏几乎快要吵起来。
苏锦书立刻凝神,侧耳细听,将安氏刻意拔高的“黄脸婆子”
、“想讨承泽殿下的好”
,以及郑氏那强压怒火的“贪心不足蛇吞象”
、“屯田也不知道是给谁屯”
等字眼清晰地捕捉入耳。
眼看着全席的人都慢慢被她们吸引走注意力,王修绪适时含笑抬手,腕间佛珠轻晃,温声道:“好了好了,都是一片心意。
郑夫人打理花宴辛苦,安少夫人今日来一趟也难得。
本宫看这园中‘凤凰振羽’开得正好,不如开戏吧?听说兆吉班新排了《打龙棚》,应时应景。”
郑氏勉强压下火气,颔首:“妹妹说的是。
开戏吧。”
管事婆子立刻高声传唱:“开——戏——!”
轩厅正对着的戏台上,丝竹管弦之声骤起,帷幕拉开,身着华丽戏服的伶人粉墨登场。
一出《打龙棚》热闹开场,唱词幽默,做功繁复,暂时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