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本来家中老少在秋收后会找些零工活,挣点防着意外的傍身钱,这个也要先预留出来,开荒会发生的意外也不少。
秋冬里不冬眠的食肉野兽,比什么都凶残。
再次是速度。
秋天的地还没冻结实,开荒就快点,等冬天冻上了,一天开不了多少,这可能就得全家一起上,捡石头,去树根,去草根,开春之前,必须把地开出来,不然春风一起,春雨一来,蛇虫鼠蚁,野草林木一夕之间就出来了。
一整个冬天的活白干。
所以,一家十口,起码要勒紧裤腰带,存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才敢动手开荒。
这还是理想的状态,大多数人家里没那么些人。
要是家里壮劳力少,中间被衙门征了徭役,这开荒基本就半途而废了,前面的投入付诸流水,开出了荒地还得养地,挑水灌溉,加肥养护,播种耕种。
头一年的投入跟产出是不成正比的。
后面两年的收成虽然说是不需要交田赋,但意外跟天灾也会让收成不尽如人意。
这就导致普通人家,轻易不敢去开荒。
“所以边军能开荒是因为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朱棣这会算是彻底明白了。
他之前看卫所这边开荒很容易,还一直觉得老百姓就是懒,天天叫穷说吃不饱饭,明明都允了开荒,却偏偏不去做。
是懒么,不是,是勤快反而可能败家。
是爹的恤民德政不接地气。
“是的,王爷。
其实说起民间开荒,也是有的,开了不少,就是落不到鱼鳞册上。
人口也是,就永城,我爹说,人数多了两成有余,这黄册上还是那些数。”
张昶叹气。
“头疼!
!
!”
朱棣扶额。
徐氏跟他讲过朝代史里的常态:一般开国皇帝在位期间跟后面的人接手的时候都是蓬勃发展的,只要皇帝不太差劲,朝廷政策合理,百年内国力都会攀爬到一个相对的顶峰。
百年后,新皇帝长于宫中,脱离民间太久,很容易就会不知民间疾苦,或者是耽于享乐。
朝政就会被士大夫把持,继而腐败,民生凋零,最终王朝被推翻。
这大明朝才建国三十年就这样了?那不就充分说明,自己亲爹亲手拟定的各项国策是存在着大问题的?那朱允炆按着亲爹的路走下去,这大明朝还能有好?保不齐,还没到百年,就倒下了。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王爷不必太多操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