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有人低声议论:“让个小丫头当副队长?”
赵振国目光扫过全场:“小丫去年冬天记录水泵维修流程,整理出十七项操作规范,被县农机站采纳为培训教材。
她不是因为是我的女儿才被选中,而是因为她比很多成年人都懂技术、肯钻研。
谁能像她一样,连续三天蹲在发电机旁边画图纸?谁能在零下十度的夜里,一笔一笔记下电压波动数据?”
没人再说话了。
小丫低着头,脸涨得通红,却挺直了脊背。
会议进行到一半,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入村道。
车门打开,下来的是县委宣传部的周干事,身后跟着两名记者模样的年轻人。
“赵主任,打扰了。”
周干事笑着迎上来,“省报要写一篇关于‘乡村振兴中的基层创新’专题报道,点名采访您。
另外,《人民日报》内参组也关注到了你们的议事会制度,想深入了解。”
赵振国皱了皱眉:“周干事,我们这儿没有‘典型发言’,只有日常做事。
你要采访,可以参加我们的会,听大家怎么说,但别让我一个人站台上唱独角戏。”
“理解理解。”
周干事连连点头,“那就这样,我们全程参与,真实记录。”
散会后,赵振国独自走到村西头的试验田边。
这里正在试种一种新型抗寒小麦,是由省农科院提供的种子,配合秸秆还田技术和智能墒情监测系统使用。
他蹲下身,扒开表层冻土,查看根系发育情况。
身后传来脚步声。
回头一看,是孙为民导演,背着相机,嘴角含笑。
“你怎么又来了?”
赵振国有些意外。
“上次拍完片子,我心里一直不得劲。”
孙为民坐下,掏出烟盒点了支烟,“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后来明白了??镜头拍下了你们怎么干活,却没拍清你们怎么想事。
所以我这次自费来的,不为电视台,就为了补这一课。”
赵振国沉默片刻,指着田里埋设的传感器说:“你看这些小东西,一根线连着地下探头,一根连着太阳能板,数据实时传回村委会的显示屏。
以前浇水靠经验,现在靠数据。
可你知道最难改的是什么吗?不是设备,是人的习惯。”
“比如?”
“比如老杨头,种了一辈子地,坚信‘春水浇得足,秋天粮满屋’。
结果去年他偷偷多灌了三次水,导致小麦返青期烂根,减产三成。
今年让他按系统提示来,他嘴上应着,夜里还是想去开水阀。
最后是我们派小丫轮班盯着,才把他劝住。”
孙为民笑了:“所以真正的变革,不只是换机器,更是换脑子。”
“对。”
赵振国点头,“我们搞试点,不怕失败,怕的是盲目成功。
有些人看到我们出名了,就想复制模式,可他们看不到背后三年的日志、五十三次议事会、一百多次争吵与妥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