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女孩轻声道,“这只是正常的生长节奏。
只是你们平时太快,来不及看见罢了。”
此时,天边云层再度裂开,北斗七星隐隐浮现,排列成凤凰之形。
与此同时,远在云南小学遗址、日内瓦湖底实验室、北极科考站、南极冰穹B观测点……全球十七处“忆瓷”
激活点几乎在同一秒记录到强烈的情感波动??0.3赫兹的低频共振,持续整整七分钟,分秒不差。
更令人震惊的是,所有连接互联网的智能设备在同一时刻自动弹出一段文字,无论操作系统、语言设置或地理位置:
>“东篱月升时,请开窗。”
>??来自【忆瓷系统?核心协议】
数百万用户目睹此景,社交媒体瞬间瘫痪。
各国政府紧急召开会议,科学家彻夜分析数据,却发现这段信息无法追踪源头,也无法复制重现。
它像是一次定向广播,穿透所有防火墙与加密协议,直抵人心。
而在江南小院,小女孩的身体开始微微发光。
她的皮肤变得透明,骨骼轮廓隐约可见,仿佛正从物质世界剥离。
“时间到了。”
她说,声音已恢复稚嫩,“她只能借我的嘴说这么多。”
母亲冲上前抱住她,“别走!
求你别走!”
女孩抬头看着她,眼中含泪,“妈妈,你不认识我了么?小时候你发烧,是谁每晚给你唱《采绿》?是你外婆啊。
而她年轻时,也曾在这里见过一位白衣姐姐……记忆是一条河,我们都是它的支流。”
话音未落,光芒骤然收敛。
小女孩软倒在母亲怀中,昏睡过去。
片刻后醒来,眼神纯真如初,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吃糖糕呀?”
没人回答。
所有人都望着泉眼??那里,一片全新的茶叶正缓缓浮出水面,通体晶莹,叶脉中流淌着微弱蓝光,边缘依旧天然形成一个“遥”
字。
当晚,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邀请哲学家、神经科学家、宗教学者、民俗学家共同讨论“宁林茶居事件”
。
最终达成共识:此类现象虽无法实证,但其社会影响深远,涉及人类对死亡、记忆与情感的根本理解,必须以最高级别保护其原始状态。
决议通过当日午夜,茶居管理员发现石桌上多了一封信。
信纸由特殊陶土压制而成,遇水不化,火烧不毁。
上面只有三行字,笔迹清秀而熟悉:
>若问我归何处,
>便答:在你念起我的那一瞬。
>茶未冷,我就还在。
翌年清明,世界各地自发兴起“一杯茶运动”
。
人们不再仅仅前往江南祭拜,而是在各自城市角落摆上一杯清茶,轻声吟诵《采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