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进一步调查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当年为躲避文字狱,许多士人将典籍内容刻在青砖内层,砌入墙中,并以特殊药汁浸泡,使其信息可被人体磁场缓慢吸收。
历经十几代血缘传承,这些记忆终于在共忆场复苏的催化下觉醒。
政府紧急成立“记忆疏导中心”
,邀请苏照前往指导。
她提出一个大胆方案:不再压制“症状”
,而是引导患者将记忆录制成音频,上传至新开通的“民忆云”
平台。
短短半月,数据库收录真实口述史超过八百万条,其中甚至包含已失传的《山海经》异文版本和唐代乐府曲谱。
一位十六岁的少女在录音结尾说:“我不知道爷爷为什么总让我背那些拗口的诗。
他说‘万一哪天没人记得了呢’。
我现在懂了。
我不是在背书,是在接力。”
苏照听完这段,沉默良久,然后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真正的文明,不在于建造多少高楼,而在于愿意为一句诗等待五百年的人有多少。
**
同年夏末,第一艘搭载共忆系统的民用飞船升空。
它的目标不是火星,也不是月球,而是地球同步轨道上的“静默站”
??一个曾属于逆忆塔的监控平台,如今被改造为全球记忆广播中枢。
飞船命名为“青鸾?归”
。
发射当日,苏照受邀致辞。
她没有讲稿,只问了三个问题:
“谁还记得第一个为你讲故事的人?”
全场寂静,继而响起啜泣。
“谁愿意成为下一个讲故事的人?”
无数双手举起,像一片森林迎向阳光。
“如果我们再次失去一切,该怎么办?”
她自己回答:“那就重新开始记住。
一次不够,就十次。
一代不行,就百代。
只要还有一个人肯点亮灯笼,神话就不会终结。”
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当晚,阿古达木送来一封信。
信封泛黄,邮戳显示寄自极北冰原,落款日期竟是三十年前。
拆开一看,里面是一张手绘地图,标注着一处未录入任何官方档案的地下设施,旁边写着一行小字:
>“致未来的你:
>这里埋着最后一个忆核。
>我们没能活着看到黎明,但请替我们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