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当蝉鸣声在树梢织成密不透风的网,日头把柏油路晒得发软,7080后的夏天便成了水的世界。
北方的黄河滩涂、南方的江南水乡、西部的高原湖泊、东部的海滨沙滩,到处都是孩子们与水嬉戏的身影。
他们像一条条小鱼,钻进江河湖海的怀抱,用最原始的方式对抗暑热,那些溅起的水花、湿透的裤衩、晒黑的皮肤,都是夏天最鲜活的勋章。
江河里的野性狂欢
北方的大河总带着一股粗犷的气息,孩子们的嬉水游戏也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头。
黄河流域的孩子最懂“借水势”
,陕西潼关的黄河滩上,男孩们玩“横渡浅滩”
的游戏,要在齐腰深的水里逆着水流往前走,脚下的鹅卵石滑溜溜的,稍不留意就会被冲得东倒西歪。
谁能最先走到对岸的红柳树下,谁就是“滩主”
,能赢得伙伴们采来的酸枣。
他们还发明了“打水仗”
的战术——上游的人负责投掷“水弹”
(用泥巴捏成的球,泡水后变软),下游的人则用草帽当盾牌,浑浊的黄河水混着笑声,把每个人都变成了泥猴。
长江沿岸的嬉水游戏更显“水性”
。
湖北宜昌的孩子在长江支流里玩“扎猛子”
,比赛谁能在水下憋气更久,谁能摸到河底的鹅卵石。
有经验的孩子知道,汛期过后的回水湾最安全,水流平缓还能捡到上游冲下来的“宝贝”
——有时是半截木头,有时是个破皮球,都能成为游戏的新道具。
重庆的“码头孩子”
则擅长“浪里白条”
,他们在嘉陵江边的趸船旁玩“跳江”
,从一米多高的船板上纵身跃入水中,姿势要像青蛙一样舒展,溅起的水花越大越能引来喝彩,若是姿势不对摔成“平沙落雁”
,会被笑上整个夏天。
乡村的小河沟藏着最质朴的快乐。
河南的颍河两岸,午后的树荫下总有“摸鱼队”
的身影,孩子们光着脚丫踩在软泥里,能通过脚底板的触感分辨出泥鳅和黄鳝。
他们发明了“围堵战术”
:用石块在河湾处垒起简易堤坝,把水排干后捉鱼,收获多的时候能装满半个水桶,回家让母亲添把辣椒炒成下饭菜。
山东的汶河边,女孩们则喜欢“打水漂”
,选扁平的青石片,侧着身子甩出去,石片在水面上跳跃的次数越多,说明运气越好,输了的人要负责给大家摘岸边的野葡萄。
湖塘里的灵动巧思
江南的湖泊像块温润的玉,孩子们的嬉水游戏也带着水乡的灵秀。
杭州西湖的里西湖水域,水深及腰的地方成了“水上迷宫”
,孩子们用芦苇杆在水面插出弯弯曲曲的路线,玩“寻宝”
游戏——把家里不用的玻璃珠、铁环扔在水里,谁能在规定时间内摸到最多“宝藏”
,谁就是赢家。
他们还懂得利用荷叶当“装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