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即便不能,总好过什么也不做。
史可法拒绝。
刘肇基又说城外树林茂密,不便防守,要砍伐殆尽,史可法不同意,理由是此乃兴化某官宦的祖茔,树木阴翳,不忍伐之也。
可以说,退守扬州时的史可法,已经处于完全崩溃,坐等死亡到来的状态了。
他可能已经在脑海中无数次地预想过了,自己忠贞不屈,英勇就义的画面了。
刘肇基等扬州守将是宁愿犯错,也不愿什么都不做。
而史可法却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愿犯错。
他心态崩了,选择了彻底放弃,自打进入扬州城开始,就明确地表示,此地乃吾身死之所。
四月二十四日入夜,清兵以红夷大炮猛烈攻城,轰塌城墙,二十五日扬州城告破,总兵刘肇基战死,知府任民育、何刚等殉国。
史可法被俘之后,当面拒绝多铎的招降,也壮烈牺牲。
随即,多铎以扬州不听招降为由,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屠城。
屠城从二十五日开始,持续到五月初一,除少数提前出城以及藏匿隐蔽者之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戮。
“扬州烟爨四十八万户,至是遂空。
这便是骇人听闻,不容被历史抹杀的扬州十日。
扬州是大运河上非常重要的商业城市,是两淮盐运的中心,不仅汇聚天下财富,更是江东文脉所在。
但经过这短短的十余日,便被彻底的摧毁,往后数百年里,再也没有恢复到之前的样子。
但颇为黑色幽默的是,直到两百多年后,《扬州十日记》从日本重新传回中国,许多中国人才第一次知道,清兵入关时犯下的累累罪行。
许多新军将领,就是读了此书之后,才下定决心要推翻清朝的。
说回史可法,史阁部在守城上的种种错误,这时已经不忍再苛责了,他是很有气节的民族英雄,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决心以死明志,证明自己的忠诚。
除此之外,从决议拥立谁做新皇帝的严重失策开始,这一年多来,作为整个南明政权威望最为崇高的大臣,作为江北诸军的督师,史可法本应该有更大的作为,本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他除了临阵一死了之外,其他几乎全错,实在没多少值得称道的地方。
后世苏联解体之后,有人评价戈尔巴乔夫说,这是个将权力丢在地上让疯子去捡的懦夫。
史可法不能说是懦夫,但确实从来没有真正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就在局势危如累卵,几路大兵压境之时,江左君臣依旧为“大悲”
“北来太子”
和“童妃”
这三大案闹得昏天暗地,不可开交。
所谓的大悲案,简单来说,就是有一个叫大悲的和尚,谎称是亲王,先说崇祯在时,封他为齐王,他不要,后来又改封他为吴王。
这是明显的胡说八道,稍有常识的人都能识破。
但最为吊诡的是,大悲和尚在受审的时候,居然说出“潞王恩施百姓,人人信服,该与他皇帝坐”
这样的话。
潞王朱常?,神宗皇帝的侄子。
也不知是怎么传出来的,说是素有贤名,当初崇祯自挂东南枝之后,南京诸臣,尤其是东林复社的那一伙人,非常热衷于拥立朱常?的方案。
史可法受到这种论调影响,起初也不同意拥立序更靠前的福王朱由崧,甚至还在写给马士英的信中说福王“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
,将这个素未谋面的小福王臭骂了一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