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赵有德习惯性的又想要跪,双膝弯了一半才反应过来,又连忙站直,有些别扭的拱了拱手,谦卑的说道:“回韩大帅的话,小人原是登州炮厂的学徒,受孙军门的命,随公沙的西劳、陆若汉等佛郎机人学习铸炮。”
“孙军门?孙元化?!”
韩复一下子站了起来,走到赵有德面前,激动地问道:“你竟是登菜巡抚孙元化的旧部?”
不知是不是回忆起了往事,赵有德语气有些萧索:“回韩大帅的话,小人当时只是炮厂的学徒,不敢称是孙军门的部属。”
登菜巡抚孙元化堪称是明末火器专家,亦是崇祯初年的一个传奇人物。
他的传奇之处不在于他取得多么了不起的成就,而在于后金三顺王中的两个,孔有德和耿忠明都曾经归孙元化统辖。
而这两人发动吴桥兵变,渡海投奔皇太极之后,给后金带去了火炮技术,给明清之间的战争造成了无比深远的影响。
前世读史的时候,韩复就对孙元化的事迹很感兴趣,常常为孙元化以及登州那支西班牙人炮队的遭遇扼腕叹息,没有想到此时此刻,在千里之外的双河镇,在这样一个平平无奇地深夜,自己居然能够遇上孙元化在登州开设炮
厂时的学徒。
韩复衣袍下的鸡皮疙瘩一粒一粒的泛起,有一种白居易在安史之乱后,遇到天宝白发宫女的感觉。
按捺下心头的激动,韩复没有坐回椅子,重复起刚才的问题:“那你学会了造什么炮?”
“回韩大帅的话,官军惯常用的一窝蜂、虎蹲炮小人都能造。
小人在登州炮厂时,又习得佛郎机人泥模铸炮,铁芯铜体的铸炮法子,一千斤的红夷大炮,小人也可造得。”
赵有德说道。
韩复立刻追问:“造红夷大炮有什么讲究?”
赵有德不慌不忙的回答起了韩复的问题:“回韩大帅的话,红夷大炮与我中国之人火炮有所不同。
红夷大炮重逾千斤,长约九尺,难以一次成型,其铸炮之前,先分层制作泥范模具,炮芯使用熟铁,外层浇铸铜水,其铜料以
倭国长崎铜矿所出最好………………”
韩复作为一个现代人,自然不可能懂得如何造红夷大炮,但他懂人!
见赵有德说起铸炮的各种技术细节以及注意事项时的神态、语气,韩复就知道这绝对是真干过的,否则一般人编都编不出来。
“你在登菜之时,可曾上过战阵?”
韩复又问道。
赵有德脸上露出回忆的色彩,“小人于崇祯四年,曾随张焘将军,以及佛郎机炮队乘船在皮岛附近打过鞑子。
当时船上架有红夷大炮,对鞑子四面围打,大炮共发一十九次,打死鞑子六七百人。
孙军门后来说,神炮齐发,房
阵糜烂十几里,死伤甚重,可称海外一大捷。”
看得出来,赵有德对于能够参与这一战颇为自豪,以至于过了十多年,还是很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战绩,以及孙元化题本中的记录。
至于说一炮轰出,动辄糜烂十几里,那都是明末官员夸大其词的常规操作了,有了这句话,韩复才真的信赵有德是在孙元化手下混过的了。
没想到,自己这一战,虽然能够俘获这么个优秀的大宝贝。
“好!好!好!"
韩复连说了三个好,然后又道:“赵有德,你在郧阳在荆门州,给高斗枢、张文富等人铸炮,他们给你一个月多少银子?”
赵有德没有想到这位韩大帅,这么快就谈到了银子的问题,愣了一愣,张口说道:“小人不敢扯谎,小人在官府......明廷官府那里,月饷是五两银子,所带学徒乃是二两到三两之间,造大炮一门奖十两银子,造虎蹲炮、一窝
蜂和鸟铳,则没有奖赏。”
“好!”
韩复又说了一个好,手指着赵有德说道:“你今后便是我襄京铸炮厂的主事,月饷按十两算,每成功铸造一门红夷大炮,额外赏五十两银子,虎蹲炮、鸟枪计件给奖励。
对于火炮、火铳以及各种火器,能够在性能,可
靠性、便携性上有所改进的,本官另有重赏!”
赵有德连忙跪倒地上,大声说道:“小人等敢不竭忠尽智,报效大帅不杀之恩!”
ps:求月票,求推荐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