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清华特聘……数字孪生……天,这正是我们最缺的技术短板……”
一股冰冷的寒意,毫无征兆地从指尖开始蔓延,迅速扩散至整个手心,然后如同电流般窜遍全身,让他在这恒温恒湿、本该感到舒适的会议室里,硬生生感到一阵彻骨的战栗。
他回来了!
就这样,毫无预兆地,以一种耀眼得近乎刺目的姿态,带着另一个世界顶尖学术殿堂所赋予的重量和专业领域的绝对权威,精准地、甚至是戏剧性地降落在沈知时此刻正全力固守、用以抵御家庭风暴、并亟需证明自我价值的项目最核心的腹地。
沈知时强迫自己将视线从那张照片上移开,试图聚焦在照片旁边展示的那座极其精细的断裂飞檐数字模型上,仿佛那冰冷的数据构架能给他一点虚幻的支撑。
然而,那模型的每一个线条,似乎都在指向那个名字,那张脸。
照片是标准的学术蓝底,林叙穿着熨帖得一丝不苟的白衬衫,纽扣扣到最上面一颗,严谨得近乎刻板。
头发比记忆中略长了一些,柔软地拂过清晰的额角,却并无凌乱之感。
无框眼镜后的眉目,依稀还是当年那个清俊少年的轮廓,但所有青涩的拘谨和怯懦已荡然无存,被岁月和顶尖学术环境的淬炼,打磨出一种沉静而锋利的、独属于学者的锐利气质。
他的嘴唇微抿,线条显得有些冷硬。
他微微侧身站立,修长的手指稳稳地握着一支精密的电子测角仪,眼神专注地望向镜头的深处,那目光平静却极具穿透力,仿佛能轻易穿透屏幕的阻隔,直抵人心。
一种巨大的陌生感,裹挟着复杂难辨、汹涌澎湃的情绪,疯狂地冲击着沈知时固有的认知堤坝。
这还是他记忆里那个会因为一个理论推导不出而微微蹙眉、会在实验室熬夜后趴在桌上小憩、会在春日午后抱着书穿过海棠花树的青年吗?
时光将他重塑成了另一个模样,一个更强大、更遥远、更难以捉摸的模样。
“林叙博士将于下周正式加入项目组,负责牵头古建数据解读与精细化建模小组的组建工作。”
陈工的声音继续响起,平稳地打破了这短暂的、对沈知时而言却无比漫长煎熬的静默,“地质组的李教授、负责传感器集成的王工,你们两支团队要和林博士那边紧密对接,确保数据流和模型需求的无缝衔接,绝不能出任何岔子。”
被点名的两位负责人立刻干脆地点头应下:“明白!”
“收到!”
“初步计划,三周后,联合团队将赴云中古城进行首次大规模实地综合考察与全流程建模试验。
详细的时间表和任务清单稍后会发到各位邮箱,请注意查收。”
沈知时的目光依旧无法从屏幕上那个名字和那张熟悉又陌生到令人心惊的脸上移开,喉结再次剧烈地滚动了一下,嘴唇抿成一条毫无血色的苍白直线。
他感到一种轻微的眩晕,仿佛脚下的地面正在塌陷。
胸腔里那颗原本就因家庭压力和项目重担而疲惫不堪、高度戒备的心,在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风暴彻底搅乱,狂跳得完全失去了节拍,猛烈地撞击着肋骨,带来一阵阵沉闷的钝痛。
他甚至能清晰感觉到自己搁在膝上的右手,指尖正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他猛地将手收拢成拳,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的软肉,利用那尖锐的痛感强行压下脑中翻涌如潮的混乱思绪,逼迫自己将涣散的目光重新聚焦,努力跟上孙院士接下来的工作部署。
会议终于在一种极度凝重而又暗流涌动的气氛中结束。
人群陆续散去,脚步声和压低的交谈声在走廊里由近及远地回荡,渐渐消散。
沈知时没有立刻离开,他需要一点时间整理被彻底搅乱的内心。
他慢慢收拾着桌上的笔和本子,动作有些迟缓。
他独自坐在空旷茶水间最角落的位置,窗外,城市的暮色正悄然沉降,远处楼宇的灯火次第亮起,在冰冷的玻璃窗上投下模糊而斑斓的光斑,却丝毫无法温暖室内的清冷,也无法照亮他此刻晦暗不明的心绪。
手边那杯泡好不久的绿茶早已凉透,氤氲的热气消散无踪,只留下一杯深褐色的、冰冷的茶汤,如同他此刻纷乱而冰凉的心绪。
他无意识地用指尖摩挲着光滑而冰凉的瓷杯杯壁,那刺骨的凉意似乎能让他保持一丝清醒,对抗内心翻涌的灼热。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便难以轻易合拢。
一些刻意被遗忘的片段,争先恐后地涌现出来。
林叙不仅回来了,还带着MIT、ETH、清华三重光环叠加的耀眼光环,背负着另一座世界最顶尖的学术殿堂所赋予的重量和专业领域的绝对权威,精准地、甚至是命运般地降落在沈知时此刻最需要专注、也最无法分心的战场最核心的位置——这个他视为个人价值堡垒和证明之地的“晨曦计划”
。
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其复杂的情绪,如同被打翻的调色盘,所有颜色都混杂在一起,汹涌地翻腾:是故人猝然重逢带来的巨大惊愕与冲击?是对他短短数年竟能攀登至如此令人瞩目高度的震撼与钦佩?是漫长时光流逝所造成的巨大陌生感与隔阂?还是……
一种更深切的、源于未知与不可控的惶恐与不安?林叙的出现,会带来变数吗?是好的,还是坏的?他们之间,还能像当年那样……至少是顺畅地合作吗?
沈知时下意识地再次握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再次泛出白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