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是,臣一定想办法仔细验证。”
郭珣心思单纯,有着极强的求知欲。
此时脑子已经不由自主地开始想如何验证了,目光有些呆滞。
赵朔干脆又多提点了一句,道:“我征战天下时,曾经看到过一种巫师骗人的玩意儿。
在醋里面,放上一根铁棒,一个铜片。
当在外面用一根金属线连接铜片和铁棒的时候。
那金属线就会迅速的发热,铁棒和铜片上还会出现激烈的气泡。
我猜测,这也是一种阴阳相激的方式,只是比用梳子梳头更加温和。
呃……”
说到这里,赵朔陡然间心中一动。
他所说的这种装置,就是“巴格达电池”
了。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巴格达附近地区出土了一件文物。
仔细测量,这件文物竟然是公元前二百多年制成的。
只要在这件文物里面倒入酸性液体,连接导线,就可以产生稳定的电流。
当时这玩意儿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有人猜测是用来进行最原始的电镀,有人猜测是进行类似针灸的医疗,还有人猜测是巫师用来装神弄鬼的。
甚至有人怀疑,这完全就是一个巧合。
因为没有发现导线,当时的人未必就是把此物当电池用的。
不管怎么说吧,这种最原始电池的技术含量几乎相当于没有。
有铜有铁,再倒入一些酸性液体就行,就算稀释的柠檬汁都可以。
赵朔原本没准备发展电力科技。
现在连蒸汽机,赵朔的工坊里面都完全搞不出来。
就更甭提什么电气革命了,似乎完全没必要白费力气。
只是今天郭珣问到这里了,赵朔就解释两句。
不过,仔细想来,这电池的技术含量也太低了吧?
再改进改进,似乎也不难。
五百年前,就已经有硫酸了,被称为“绿矾油”
。
铜铁组合的发电效率,的确比不过铜锌的组合。
但是,提炼出来锌来,也没太大的难度。
北宋时期,人们就用锌矿石和铜合炼,让铜钱的颜色更加接近黄金了。
到了明朝时期,纯锌已经成为正常的大宗交易物资,被称为“倭铅”
。
“倭”
字取“猛烈”
之义,指锌的化学活性强于铅,而非指代扶桑。
铜有了,锌有了,稀硫酸有了,基本可用的电池不就有了吗?
这些电池串联起来,就能提高电压!
有了合格的电源,有线电报又有多远?这可比蒸汽机的技术难度低太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