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依微臣之见,不如迁都,迁到福建或者广南东路去。
岭南湿热,赵朔的大军未必受得了。”
“不可!
圣驾离京,何等的兴师动众?一日能行三十里就不错了、赵朔的大军衔尾追杀,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祖宗陵寝在此,陛下怎能轻弃?”
“万万不可啊!
臣从未听说过,迁到两广地区者,有能复兴天下的。
此计不过苟延残喘而已,断不可为!”
……
范钟此言一出,很多人出言反对。
很简单的道理,迁都不仅是要迁皇帝本人,还要迁大臣,迁财物,迁皇帝、大臣乃至于天子亲军的家眷。
别说这时候了,就是太平时节都不是容易事。
在历史上,蒙古大军攻来,有人建议迁都离杭州不远的海宁,就是这个原因。
不是不想远远的迁都,而是做不到,或者说即便做到了也得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恐怕得不偿失。
迁都广东,开什么玩笑呢?
几千里的道路,会发生多少变故?
即便强行迁都成功,也得留下大部分的财物和家眷,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大理司直丁大全道:“如果迁都不可行的话,依微臣之见,不如陛下带着数百忠臣,以及无数金银细软,避居东海的小岛之上。
只要注意保密,天大地大,赵朔还能找得着陛下?”
“此言有理!”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此为万全之计!”
“不可啊!
荒僻的小岛上,驻扎数百人,需要大量的给养,如何能够保密?肯定会被赵朔发现的。”
“时间久了,怎能保证那些人的忠心?”
……
群臣议论纷纷,有的赞成,有的反对。
赞成的人非常容易理解,那就是希望赵昀快走,别耽误大家投降赵朔。
反对的人,则是出于忠君爱国的理念,确实为赵昀着想了。
不过,当朝首相郑清之听了这些议论之后,却是勃然大怒。
他高声道:“怎么?有建议迁都的,有建议避居小岛的。
我大宋养士近三百年,难道就没有愿意和赵朔决一死战的吗?”
杜范不以为然地道:“大家当然想要和赵朔决一死战,但是,这不是打不过吗?难道要白白送死不成?”
“白白送死又怎么样?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