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林深挑眉笑问。
“才不会,你虽然年纪不大,但学问好,见地深,乡试对你来说不算什么,一定会中的。”
阮青钰也不是信口开河,上一世即便有阮青钰私奔的事情,风波乍起,林深离开林家,孤立无援,他还是考过了乡试。
只不过,他的科举之路也止步于此了。
林深看着阮青钰真诚的眼睛,心中泛起熟悉的暖意。
阮青钰总是这样无需缘由无需深究地信任他。
林深自幼聪慧不比寻常,家中祖父母、父母乃至整个林家都对他期望极大,十三岁那年考中秀才后,更是有了神童之名,走到哪里,他都是林家的骄傲。
来阮家之前,为了让他有更好的老师,林家上下打点,送他去官宦之家苗家的家塾读书,那些人不屑他商贾出身,他才骤然知道受委屈的滋味。
后来到了阮家念书,阮青钰受欺负的样子,就像曾经的自己,区别是阮青钰傻傻的,一点也不会应付。
他于心不忍,就帮了她两次。
没几天阮青钰偷偷叫住他,往他手里塞了几块蜜汁桂花糖,说可好吃了,别叫其他人知道,她在外祖家偶然得了几块,特意留给他的。
林深不是阮家人,也知道三房的情况,这糖在林深不算什么,对小阮青钰来说确实是珍稀的东西。
此刻林深觉得虽然阮青钰不怎么聪明的样子,但胜在纯然可爱,是知恩图报的人。
后来阮青钰到了年纪也去了家学,林深一开始担心阮青钰跟不上课业,没想到她竟然不差。
有一日,讲《九歌》,夫子说史家对屈原的看法不一,司马迁说他不忘君国,班固说他非明智者。
夫子让大家说说对屈原投汨罗江的看法。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人说屈原之伟大,不仅在于文才政绩,更在于他这一跳,把文人士大夫爱国兴君的责任刻在了中华文人的血脉中。
有人说,既然屈原有志向,就不该因为受挫而寻死,士大夫上报君王,下安百姓,当百折而不挠。
有人说屈原想不开,既上下求索不可得,放手就是。
阮青钰不敢开口。
散了学,林深问她,“我看你像是想说什么,怎么不说?”
“我怕自己说得不对。”
阮青钰的懦弱不仅来自三奶奶的严格管教。
家中这些姐妹兄弟,知道她素来没成算有些蠢钝,就事事都要压她一头。
有次大家论史,说到隋唐的事情,有人问这事到底是隋是唐,阮青钰脱口而出唐的起始时间,除了大姑娘不言语,其他姑娘少爷都说,这有什么好记的,书上写得清楚,随手一查就是,又有人附和,这不就是读死书的呆子才会做这种事儿吗,大家干脆连论史也不论了,就说起记时间多蠢。
阮青钰直觉被排挤了,却不知道怎么辩驳。
现在的她能明白,这不过就是单纯地对人不对事,这时间若换个人说出来,也不会招致非议。
记住朝代的时间就一定是死记硬背吗,记性好也错了吗,诚然,记不住也没什么,但真要用到了,断代的时间就在心里,不是更方便吗。
那时阮青钰不明白,但她也知道,自己无论说什么,便是好的,也要被定性为坏的,他们不允许自己有一处强过他们。
久而久之,她更不敢说话。
“本来也是说自己的看法,无谓对错,那你说与我听听吧。”
阮青钰看着林深,觉得林深不会笑她,不会打压她,就说:“我只觉得江水湍急,血肉之躯投没其中,这样的痛苦,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见林深听得认真,阮青钰接着说:“人凭什么必须能承受一切,血肉之躯总有穷尽之时,生死大事,自己有资格决定,除了至亲至爱,别人不该言其是非。”
从此,林深明白,阮青钰不是真的不聪明,在不用猜人心的事情上,课业文章,她还是有见地的。
学堂一天天念着,他们都在长大,唯一没变的,是阮青钰对他完全的信赖。
林深喜欢这样只对他没有防备的全然信赖。
“林哥哥,有一件事情,你能帮我吗?”
林深有些意外,阮青钰从来不主动要求他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