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我喝了一口茶,继续仔细翻阅葛履的竹简。
在葛履看来,农业是事关百姓生息的基础,重视农业的确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根本。
有了农业的保障,一个国家的国土安全——军力也才有保证。
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只考虑农战,其发展前景也未必会很好,前秦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在兼顾粮食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商业的活跃度对国家发展是有利的,并且商业发展与文化教育、宣扬圣人之学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制定好政策规则和因势利导。
葛履认为在《尚书·洪范》“食货为先”
的理论之下应该尊重人“非利不生”
的本性,要正视“义与利并重”
。
他反对一味的“重农抑商”
,主张通过“平准市价”
和“人尽其力、地尽其用”
来达到农商价值的平衡,从而实现“农商并重”
。
葛履同时还提出:商人殚精竭虑并承担比一般人更大的风险、缴纳更多的赋税;工人制造各种生活器具、工具和消耗品供人使用,其付出和农人是等价的。
所以要给予工商之民人身和财产上的更多保障,而不是把他们当“出头鸟”
打击他们。
在当下国家因战争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确实要将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到农业上来,但是如果过分打击工商之民、针对商业的很多宏观政策又执行不恰当的话,国家经济将陷入长期“滞胀”
。
葛履还指出:工人不断改进工具的制造、农人不断掌握“田地西时的运作规则”
科学耕种放牧、商人将剩余商品和服务用于国内外的交换让商品和货币的关系保持良性循环是维持经济大生态的底层逻辑,国家应该做的事情是合理税收用于维护国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减灾保障,同时促进生产效率提高(优化土地配置、兴修水利等)。
国家应该号召百姓适度消费而不是一味节俭并通过铸币权控制好财政收支,这样经济才能有效恢复和发展。
读到这里,葛履的夫人林氏走进书斋招呼我们去吃晚饭。
葛履的那卷竹简我也只看了不到三分之一,我相信后面还有更多、更精辟的见解。
这是我第一次读到关于对工商之民的不同见解和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解读的文章。
相对于实践经验丰富的桑弘羊,葛履只是个理论家,但是他的理论高度显然不低。
我觉得这一定不是他一个人在书斋凭空总结来的,而是在一个学派、无数前人总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这时候才意识到:为什么义父要让我来陈留找葛至阳和他的后代——他要让我在接触了汲黯这样的“世界观”
天花板之后更多的接触实务型的学者和不同的学派,这样我才能掌握更多不同领域的、对我将来有用的理论知识,而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一派之学。
由是在“知行合一”
的道路上,我才能更快的进步。
当我跟着葛履来到饭桌,林氏和两个女孩、一个老太太己经坐在了桌前。
葛履向我介绍:两个女孩是他的两个闺女,大丫十岁、小丫五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