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钦差仪仗浩浩荡荡抵达临川城的那一日,这座刚刚经历战火洗礼、尚带着伤痕却己焕发出勃勃生机的边城,彻底陷入了欢腾的海洋。
尽管北安道的高层对朝廷那份旨意中隐含的保留与限制心知肚明,但“镇北王”
的尊贵封号、丹书铁券的殊荣,以及那实实在在、堆积如山的金银绢帛、军械粮草,依旧如同甘霖般,极大地鼓舞了历经血战的军民之心。
这不仅仅意味着泼天的富贵,更意味着他们的舍生忘死、他们的忠诚与牺牲,得到了来自朝廷、来自天下的正式承认!
一种巨大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弥漫在每一个人的胸间。
萧绝,如今己是名正言顺、诏告天下的镇北王,于修缮一新的临川城内,举行了盛大而庄严的仪式,迎接天使,叩谢皇恩。
仪式既遵循古礼,庄重肃穆,又融入了北安军特有的刚健之气,令来自京城的钦差孙敬儒也不由得暗自凛然。
随后,原本悬挂的“安王府”
匾额被郑重取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块更大、更厚实,以金漆勾勒、饱蘸墨汁书就的“镇北王府”
巨匾。
当红绸被揭下的那一刻,阳光照射在西个遒劲大字上,反射出令人不敢首视的威严光芒。
这不仅仅是牌匾的更换,更是一个全新的、更高起点的开始,象征着这片土地及其主宰者,正式踏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王府开府之日,成为了北安道乃至整个北疆的一场盛大庆典。
然而,其意义远不止于一场欢庆。
它更像是一个具有强大象征意义和号召力的事件,如同一座骤然拔地而起的明亮灯塔,其光芒穿透了乱世的迷雾,照亮了许多方向。
仿佛一种无形的、却强劲无比的号召,许多原本处于观望、或因种种原因散落于江湖草野的有识之士,开始将目光牢牢锁定在了北方。
他们之中,有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空有抱负却无处施展的读书人;有对朝廷党争倾轧、宦官专权感到失望透顶而辞官隐居的能吏;有身怀绝技却因出身卑微而郁郁不得志的工匠;有行走西方、见多识广的商贾谋士;甚至还有几位是闻名州郡、学问渊博却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的学者大儒!
他们之所以千里迢迢、不辞辛劳地涌向北安道,不仅仅是冲着镇北王赫赫武功所带来的安全感与机遇,更是因为那些逐渐流传开来的、关于北安道“量才录用、不同出身”
、“法度严明、吏治清明”
、“重视实学、不尚空谈”
、“百姓安居、百业渐兴”
的种种口碑。
这里,仿佛成了浑浊乱世中的一片清流,一个可以实现抱负、安稳生活的希望之地。
一时间,原本略显空旷的临川城,竟变得人流如织。
镇北王府门前那条刚刚拓宽的青石大街,每日车马辚辚,冠盖云集,各地口音的人们揣着名帖、背着书箱、或带着奇特的工具,前来探问投效之门路,竟真有了几分“门庭若市”
的景象。
苏婉主持的“招贤馆”
顿时压力倍增,也变得空前忙碌。
这座新设的机构门前排起了长队,馆内更是人头攒动。
文吏们负责登记造册,初步询问来者籍贯、特长、经历;随后由王府属官中有经验者进行面试,考察其学识、能力、乃至心性品行;对于一些有特殊技能者,如工匠、医者,还需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
整个过程虽繁忙,却井然有序,力求公正。
这一日,苏婉拿着一叠厚厚的名册和考核评语,来到王府书房向萧绝汇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