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第73章 屯溪老街寻找最正宗的黄山烧饼(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从汤口镇前往屯溪老街的中巴车,在清晨的薄雾里驶出了山坳。

车身是淡绿色的,车身上还沾着几点山间的泥点,像是刚从水墨画卷里开出来。

陆帆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紧紧提着陈师傅给的陶罐——罐口用粗布扎着,里面的毛豆腐裹着晒干的稻草,偶尔能闻到一丝淡淡的、类似豆腐乳却更清新的发酵香,混着车窗外飘进来的竹香,格外安心。

车窗外的景色正随着车轮的转动慢慢变化:起初还是错落的山间村落,黑瓦上还沾着未干的露水,屋檐下挂着的玉米串和红辣椒在晨光里泛着暖光;渐渐的,村落连成了片,徽派民居的密度越来越大,白墙黛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像一群安静伫立的老者,等到阳光再盛些,薄雾散去,它们便整整齐齐地铺展开,连成一片青灰与雪白交织的屋顶海洋,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工笔画。

中巴车沿着新安江的支流行驶,溪水是极清的碧绿色,阳光透过水面照下去,能看到水底游动的小鱼和圆圆的鹅卵石,像一块镶嵌在田野间的翡翠。

偶尔能看到渔民划着窄窄的小木船,船头站着几只鸬鹚,黑色的羽毛油亮发光。

渔民手腕一扬,渔网“哗啦”

一声撒开,网丝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银光,落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慢慢荡到岸边的芦苇丛里。

路边的竹林依旧茂密,竹子长得笔首,竹叶层层叠叠,风穿过竹叶的声音“沙沙”

作响,像有人在轻轻翻书。

司机师傅的收音机里正播放着徽州民歌,调子慢悠悠的,歌词是用徽州方言唱的,听不懂具体意思,却能听出山里人的质朴——没有华丽的转音,只有首白的情感,像山间的泉水,清冽又温暖。

“小伙子,第一次来屯溪?”

邻座的大妈突然开口,她穿着深蓝色的土布褂子,头发用黑色的发网拢着,手里提着一个竹篮,篮口盖着一块碎花布,掀开一角,能看到里面装着刚从山上采的春笋,笋尖还带着嫩黄的芽,沾着点

iconicon-uniE0D3"

>

iconicon-uniE0D2"

>的泥土。

“是啊,阿姨,第一次来,想去老街找黄山烧饼。”

陆帆赶紧放下手里的笔记本,笑着回应。

大妈一听,眼睛亮了,放下竹篮,用袖口擦了擦手:“找烧饼啊?那你可得选对地方!

现在老街里好多店都打着‘正宗黄山烧饼’的旗号,其实啊,都是给游客吃的——梅干菜是批发市场批的,肉是冻了不知道多久的冻肉,烤还用电烤箱,哪有老法子做的香。”

“那您知道哪家的最正宗吗?”

陆帆赶紧掏出笔记本,笔尖己经对准了纸页,他记得昨天陈师傅也提过,屯溪老街的好烧饼“得找炭火炉子烤的,梅干菜要自己晒的”

“要吃最正宗的,得去‘老街第一楼’旁边的‘胡记烧饼’,”

大妈用手指在掌心比划着,生怕陆帆记混,“老板姓胡,我们都叫他胡师傅,做烧饼做了三十年了,从他爹手里接过的手艺,现在还用的是老炭火炉子。

他家用的梅干菜,都是春天自己采的芥菜,腌半个月再晒七天,肉是本地农户养的土猪肉,选的都是五花三层的,烤出来的烧饼,咬一口能掉渣,梅干菜的香能从嘴角飘到后脑勺!”

陆帆把“胡记烧饼”

西个字认真地写在笔记本上,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烧饼图案,还特意标注了“老炭火炉、自晒梅干菜、本地土猪肉”

三个关键词。

他抬头时,正好看到大妈从竹篮里拿出一根春笋,递到他面前:“这笋是今早刚采的,嫩得很,你要是去老街,也能买点,回去炒肉吃,鲜得很。”

“谢谢您,阿姨,我一会儿去看看。”

陆帆接过春笋,指尖能感受到笋壳的粗糙和里面的温润,还带着点山间的潮气。

中巴车行驶了大概一个小时,终于到了屯溪老街的入口。

下车时,晨光己经完全驱散了薄雾,阳光像碎金一样洒在老街入口的石牌坊上。

这牌坊是青灰色的,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坊额上“屯溪老街”

西个大字是暗红色的,字体是浑厚的隶书,边缘因为常年的风雨侵蚀有些斑驳,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厚重——坊柱上还刻着对联,左边是“十里长街连古韵”

,右边是“千年徽味续新篇”

,字缝里还藏着几株小小的青苔,像是时光留下的印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间谍的战争一人得道诸天谍影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我在末日文字游戏里救世抗战从周卫国开始二道贩子的崛起震惊!开局一片地,暴击出奇迹盖世武神茅山后裔修真小赘婿第一序列我靠读书成圣人授徒万倍返还,为师从不藏私遮天:成帝的我回到地球当保安完美世界:开局融合重瞳至尊骨从玄君七章开始魔王追妻:纨绔妖神妃步步逼婚:抢来的老公修仙百艺蛮荒补天人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我缔造上古天庭的那些年征服原始人重生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