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众位嘉宾先是拍了张照,然后连带着燕大的教授、领导们,大家一起拍照。
黄易先生和李嗷,两位都在几年后因病去世。
以后这张照片,说不定也会成为记录历史的珍贵照片。
其实用不着以后,现在就是。
周六,央视放出了本次燕大讲座的视频。
不出所料的,后半段内容中关于制度改革、自由这块,有小幅度的删改。
删掉的内容不多,毕竟是要推广陈麟风的,要删的多了,观众们还看什么。
但这些都是细枝末节了。
实在是本次燕大讲座,料太多了。
前半段,《她》这部作品,被嘉宾们一致评价为新千年以来最好的文学作品,也是新世纪第一部经典文学。
这消息有点太爆炸了。
在文学界引起了极大讨论。
葛飞批驳说,“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就没什么文学界的重量级人物,凭什么他们来评?”
陆新华:“《她》不过是一个年轻人的臆想之作,如何能称经典?”
王玉久:“《蛙》这样广受赞誉的作品,都还没敢被评为第一,一部《她》,言过其实。
陈麟风纵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的人生阅历不足,又如何能写出真正深入人心的作品?”
也有不少人持认可态度。
刘震芸对此就很赞赏,“陈麟风本身的文学功底是很深的,只要基础达到了,剩下的就只看创作时,老天给不给面子,有时候灵感一来,写出好作品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真正说起来,当初80年代的时候,很多青年作家刚从农村回来,他们又有什么文学素养,真论功底,大多还不如小陈在大学时的水平。
他们能写出好作品,凭什么人陈麟风不行,真要论天赋,谁又能比他高呢?”
于华对刘震芸的观点表示认可,“确实,文章好坏和年龄没有关系,文学讲资历这种事,大可不必。”
有记者去采访莫岩,询问他的看法。
结果被莫岩黑着脸给拒绝了。
诺奖事件之后,他的名声一直好坏参半。
这种事他才不会参与。
不管怎么说,诺奖得主一说话,肯定会被人拿来解读。
到时候说不定就会认为,是持反对观点。
真心说起来,他也确实不想帮着吹捧《她》。
都快成仇人了,还给他说好话?
不可能!
所以啊,还是躲得远远的为好。
华夏国内的讨论,被有心人给传到了国外。
毕竟是关于陈麟风的话题,国外感兴趣的人大有人在。
于是,霓虹、棒国,也有人开始展开讨论。
二十一世纪最好的文学作品,可是没有国家作为前缀的。
霓虹同样有不少文学作家不服,觉得这个名头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