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陈琅闻言,嘴角终于露出一抹浅笑。
他放下账册,走到窗前,望着外头飘洒的细雪,轻声道:“百姓要的从不多,不过是少缴些税,能吃饱饭。
如今这一点做到了,江南才算真的稳了。”
西、政令达郡县:监州除苛政,民心归大周
潭州的县衙外,“青天碑”
刚立起来,红绸还在雪风中飘动。
老妇张阿婆牵着孙儿,摸着碑上“废除人头税”
五个字,眼泪掉在雪地里,瞬间凝成小冰粒。
“以前马节度使在时,每年要缴‘人头税’,孙儿刚出生就要交五文钱,俺家穷得卖了织布机才凑够;如今监州官来了,这税废了,俺们终于能给孙儿买块糖吃了。”
县衙内,监州官李澄正对着公文皱眉。
潭州下辖的宁乡县,昨日报来“粮种不足”
,他当即拟了文书,发往金陵的司农寺,请求调拨五千石稻种——这在半年前是绝无可能的事,那时潭州的政令全由马希萼把持,地方官连给中枢递文书都要经他点头,更别提为百姓求粮种。
“监州官大人,”
衙役进来禀报,“金陵的回文到了,司农寺说稻种明日就从运河发船,还附了新的‘农桑法’,说要教百姓种双季稻。”
李澄接过回文,看着上面“太宰府批:速办”
的朱印,心中感慨万千。
他想起半年前刚到潭州时,马希萼闭门拒审,亲兵挥鞭伤人;如今却政令畅通,百姓归心,这便是中枢集权的力量——不是靠刀枪,而是靠制度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五、北望定北伐:江南己稳,剑指汴梁
暮色渐浓时,太宰府的烛火亮了起来。
陈琅将舆图卷起,放在案上,转身对符清漪道:“内部的事,算是了了。”
他走到墙边,取下挂着的那柄柴荣赐的七星剑,抽出剑鞘,寒光映在他眼中,“藩镇己服,军权己收,民心己聚,接下来,该对付江北的赵匡胤了。”
符清漪看着他手中的剑,轻声道:“听闻汴京近来不太平,赵氏兄弟反目,高怀德离京,殿前司换了新将……”
“正是时机。”
陈琅打断她,剑归鞘时发出轻响,“赵匡胤自毁长城,赵光义暗藏祸心,汴梁己是外强中干。
咱们养精蓄锐半年,如今粮草够十万大军三年之用,军械能支撑一场大仗,护驾军的士气更是前所未有的高——明年开春,便可挥师北上。”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窗棂,洒在舆图上,将江南的红点照得格外明亮。
陈琅望着那些红点,仿佛看见了金陵的市集、荆南的军营、潭州的“青天碑”
,看见了千万百姓的笑脸。
他知道,这安稳的江南,不是终点,而是北伐的起点。
待明年春风起,他要带着这江南的兵、江南的粮、江南百姓的期盼,北上汴梁,夺回大周的故土,让柴氏的龙旗,重新飘扬在汴京的宫墙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