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一、宿州营怨:败绩遭斥,将心渐离
显德十西年十月初,宿州的秋风卷着淮水的湿冷,灌进殿前司军营的辕门。
曹翰身着半旧的明光铠,立于中军帐内,手中攥着那份墨迹未干的斥责文书,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屡败于李重进,损兵折将,何颜对朕!
若再丧师,自请罢职!”
赵匡胤的朱批像一根刺,扎得他胸口发闷。
帐外传来士兵操练的呐喊,却衬得帐内愈发死寂。
偏将赵延溥轻手轻脚走进来,递上一杯热茶:"
将军,陛下远在汴京,不知宿州战事艰险。
李重进的护驾军皆是精锐,又有江南粮草接济,咱们……"
"
艰险?"
曹翰猛地将文书摔在案上,茶盏被震得叮当响,"
陛下只知斥责!
去年我率军破泗州,差点擒那林仁肇,怎不见他夸一句?如今败给李重进两次,便将我贬得一文不值!
"
他走到帐边,望着远处的淮水——上月与李重进在泗州交战,他本可趁夜劫营,却因粮草短缺只能罢兵;这月在濠州,又因援军迟迟不到,被林仁肇的水师截断后路,损了两千兵马。
可赵匡胤不听辩解,只认败绩,连本该拨付的冬衣都被扣了三成。
"
将军,如今军中士气低落,冬衣不足,粮草也只够半月。
"
赵延溥压低声音,"
若再得不到补给,恐生哗变。
"
曹翰揉了揉眉心,心中满是怨怼——自陈桥兵变起,他便追随赵匡胤南征北战,可真正助他在军中站稳脚跟的,却是晋王赵光义。
若不是当年晋王力排众议保举他为先锋,又暗中周旋疏通人脉,他哪能有今日地位?如今连基本的军需都保障不了,赵匡胤对他的猜忌己昭然若揭。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亲兵的通报:"
将军,营外有位晋王使者,说是来送慰问品的。
"
曹翰目光微亮——光义贤弟这时候派人来,定是看出了我的困境。
他抬手整了整衣襟,沉声道:"
快请!
"
二、晋王密使:金帛诱心,许以高位
中军帐外,一名身着锦袍的中年人正立在寒风中,身后跟着两名抬着木箱的随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